方劑名稱 | 清暑益氣湯 |
出典 | 脾胃論 |
適應症 |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尿滯留、慢性腎炎、用於中暑、促進體溫調節功能、強心、增強消化吸收能力、2.現代應用:增強免疫力、脈虛者、溺赤、便黃、自汗口渴、中暑、身熱心煩、1.四肢困倦 |
禁忌 副作用 |
消化不良 |
組成角色 | 黃耆補中益氣;人參益氣生津;麥冬養胃生津止渴;蒼朮、白朮健脾燥濕和中;黃柏清熱燥濕殺菌;神麴健脾開胃助消化;青皮、陳皮理氣化滯;升麻、葛根解肌退熱驅毒,生津止渴;當歸甘潤、防理氣藥耗傷陰血;澤瀉,利水滲濕瀉熱;五味子,生津歛汗;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 |
用法與用量 | 日三服 |
君臣佐使 | 佐:五味子、麥門冬、臣:甘草、陳皮、當歸、君:黃耆、人參 |
人體系統 作用 | 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 |
功效作用 |
除濕清熱、益氣生津 |
藥理分類 | 清暑之劑 |
中藥成分 |
大棗2克(一日飲片量28公克)、生薑3克、五味子0.5克、葛根1克、黃柏1克、青皮1克、炙甘草1克、當歸1克、麥門冬1克、白朮1.5克、陳皮1.5克、神麴1.5克、澤瀉1.5克、人參1.5克、升麻3克、蒼朮3克、黃耆3克 |
相關藥材 | |
相關方劑 |
運行時長 | 0.054551839828491秒 |
文章編號 | 407 |
引用鏈接 | https://yaowu8.cn/prescription/407/ |
本文主題 | 清暑益氣湯 |
相關內容 | 清暑益氣湯皮膚清暑益氣湯口訣清暑益氣湯副作用清暑湯清暑益氣湯生脈散清暑益氣湯科學中藥清暑益氣湯禁忌清暑益氣湯補中益氣湯 |
收錄時間 | 2023-02-15 21:52:34 |
查閱次數 | 1次 |
漢字統計 | 1647個 |
字母統計 | 96個 |
數字個數 | 27個 |
其他合計 | 127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