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麥門冬 |
藥材別名 | 不死藥、沿階草、麥冬 |
功能主治 | 便秘、吐血、清肺、燥熱咳嗽、明目悅顏、經枯乳閉、血熱妄行、肺痿吐膿、脈絕短氣、客熱虛勞、痿蹶、嘔吐 |
禁忌 副作用 |
便秘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補益藥(補陰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6~15克,煎湯;或入丸、散、膏。外用:適量,研末調敷;煎湯塗;或鮮品搗汁搽。
本草備要:去心用,入滋補藥酒浸(制其寒)。 |
功效作用 |
抗菌、延緩衰老、增強免疫、保護心血管系統、強壯、強心、利尿、行水生津、消痰止嗽、瀉熱除煩、強陰益精、清心潤肺 |
基原 | 百合科(Liliaceae)植物麥冬Ophiopogon japonicus (L.f.) Ker Gawl.之乾燥塊根。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Ophiopogonis Radix |
英文名 | Dwarf Lilyturf Root |
性味歸經 | 味甘,味微苦,性微寒,歸心經,歸肺經,歸胃經 |
性狀 | 1. 肥大者良。
2. 半透明黃白色或淡黃色紡錘形,長1.5~3.5公分,中部直徑3~7毫米。斷面類白色。氣微香,味甘、微苦,嚼之有黏性。粉末淡黃棕色。 |
中藥成分 |
麥冬皂苷A(Ophiopogonin A) |
藥用部位 | 乾燥塊根。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浙江於栽培後第3年立夏時採挖,稱「杭麥冬」。挖起後剪下塊根,洗淨泥土,晒3~4天,堆通風處,使其反潮,蒸發水氣,約3日,攤開再晒,如此反復2~3次。晒乾後,除淨鬚根雜質。
2. 儲藏:冷藏或置陰涼乾燥處,防蟲蛀。 |
藥材產地 | 生於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山坡陰濕處、林下或溪旁。分布於山東、安徽、浙江。 |
詳細分類 | 學名:Ophiopogon japonicus 科:天門冬科 Asparagaceae 種:麥冬 O. japonicus
|
相關標籤 | - #山麥冬屬
- #山麥冬
- #高節沿階草
- #闊葉山麥冬
- #沿階草屬
|
相關 藥物 | - 莪朮
抗發炎、抗菌、抗腫瘤、止痛、散結、消積、破血、行氣 - 豬苓
利尿滲濕、保肝、抗癌、抑菌、利便行水、開腠發汗、助陽、利竅、泄滯 - 雞蘇
理血辟惡而消穀、清肺下氣 - 淫羊藿
降壓、延緩衰老、利小便、堅筋骨、補命門、補腰膝、祛風除濕、助陽益精、補肝腎、興奮性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