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蒼朮 |
藥材別名 | 仙術、赤術、山精、茅術、南蒼朮 |
功能主治 | 風寒感冒、風濕麻痺疼痛、香港腳)、腳氣(足癬、水腫、腹瀉、噁心嘔吐、腹脹 |
禁忌 副作用 |
風寒感冒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祛濕藥(芳香化濕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3~9克,水煎服。
本草備要:糯米泔浸焙乾,同芝麻炒,以制其燥。 |
功效作用 |
腸風帶濁為治痿重要藥材、脾濕下流、食六鬱、濕、血、氣、火、解痰、散風寒濕、辟惡氣、消腫滿、逐痰水、止吐瀉、升發胃中陽氣、發汗除濕、燥胃強脾 |
基原 | 菊科(Compositae)植物北蒼朮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或茅蒼朮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之乾燥根莖。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Atractylodis Rhizoma |
英文名 | Atractylodes Rhizome |
性味歸經 | 味辛,味苦,性溫,歸脾經,歸胃經 |
性狀 | 1. 出茅山,堅小有硃砂點者良。
2. 北蒼朮:塊狀或結節狀圓柱形,長4~9公分,直徑1~4公分,表面棕黑色,除去外皮者棕黃色,香氣較淡,味辛、苦。
3. 茅蒼朮:不規則連珠狀或結節狀圓柱形,長3~10公分,直徑1~2公分,表面灰棕色,斷面黃白色或是灰白色,氣香特異,味微甘,辛,苦。
4. 粉末棕色,氣香,味苦。 |
中藥成分 |
蒼朮素(Atractylodin) |
藥用部位 | 乾燥根莖。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春、秋季採挖,去除泥沙後晒乾,撞去鬚根。
:2. 儲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
藥材產地 | 生於山坡灌叢、草叢中。分布於河南、山東。 |
詳細分類 | 科:菊科 Asteraceae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桂皮
利尿、祛痰鎮咳、健胃、降壓、鎮靜、散瘀消腫、祛寒止痛、暖肝腎、溫脾胃 - 豭鼠矢
清熱通瘀、導濁行滯 - 西洋參
- 穿山甲
抗發炎、抗凝血、風瘧瘡科、和傷發痘、止痛排膿、消腫潰癰、通經下乳、通經絡達病所、行散 - 豬牙皂
溶血、抗菌、開竅、殺勞蟲、消痰、除頭風、通關節、明目益精、除咳嗽囊結、利九竅、大腸氣、通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