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黃芩 |
藥材別名 | 條芩、青子芩、小黃芩、黃芩茶、山茶根 |
功能主治 | 胎動不安、血熱吐衄、肺熱咳嗽、目赤腫痛、水嗽喉腥、上焦之風熱濕熱、失血、癰疽瘡瘍、血閉氣逆、黃疸五淋、寒熱往來、澼痢腹痛 |
禁忌 副作用 |
胎動不安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清熱解毒藥)、清熱瀉火藥、清熱藥(清熱燥濕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3~10克,煎服。
本草備要:上行酒炒,瀉肝膽火,豬膽汁炒。 |
功效作用 |
利尿、降血脂、抗微生物、降壓、保護腎損傷、保肝、鎮靜解熱、抗發炎、球菌、抑制桿菌、養陰、瀉肺火、涼心、利胸中氣、瀉肺火、補膀胱水、養陰退陽、解渴安胎、消痰利水 |
基原 | 唇形科(Labiatae)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之乾燥根。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Scutellariae Radix |
英文名 | Scutellaria Root |
性味歸經 | 味苦,性寒,歸肺經,歸膽經,歸脾經,歸心經,歸大腸經,歸小腸經 |
性狀 | 圓錐形,扭曲,長8~30公分,直徑1~4公分,表面棕黃色或深黃色,斷面黃色,中間紅棕色。老根中間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狀或已成空洞者稱為「枯芩」。新根稱「子芩」或「條芩」。氣弱,味苦。粉末黃色。 |
中藥成分 |
黃芩素(Baicalein)、黃芩苷(Baicalin) |
藥用部位 | 乾燥根。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春、秋季採挖,去除鬚根及泥沙,晒後撞去粗皮,晒乾。
2. 儲藏:冷藏或置陰涼乾燥處,防蟲蛀。 |
藥材產地 | 生於山野向陽的乾燥山坡,常見於路邊及山坡草地。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 |
詳細分類 | 學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 界:植物界 Plantae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南劉寄奴
平喘、止血止痛、護肝、斂瘡消腫、破血通經 - 玉葉金花
抗早孕(避免懷孕)、涼血解毒、清熱疏風 - 廣藿香
鎮痛、抑制子宮收縮、抑菌、抗病原微生物、開胃止嘔、清熱止渴、利濕除風、解表散邪、去惡氣、進飲食、益胃氣、補衛氣 - 人參
延緩衰老、抗腫瘤、補五臟、強壯身體、加強抵抗力、幫助新陳代謝、強化身體各部份功能、消痰水、破堅積、通血脈、除煩渴、定驚悸、添精神、益智、開心、明目、補肺、健脾、瀉火、大補肺中元氣 - 赤檉柳
肺炎鏈球菌、如:流感桿菌、對特定菌種具抑制作用、透疹、解表、散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