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赤檉柳 |
藥材別名 | 西湖柳、垂絲柳、春柳、河柳、紅荊條、檉柳、山川柳、西河柳 |
功能主治 | 喘嗽悶亂、風濕麻痺疼痛、麻疹不透 |
禁忌 副作用 |
喘嗽悶亂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解表藥(辛溫解表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3~6克,水煎服。外用:適量,煎湯擦洗。 |
功效作用 |
肺炎鏈球菌、如:流感桿菌、對特定菌種具抑制作用、透疹、解表、散風 |
基原 | 檉柳科(Tamaricaceae)植物檉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之乾燥細嫩枝葉。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Tamaricis Cacumen |
英文名 | Tamarisk Stems and Leaves |
性味歸經 | 味甘,味辛,性平,歸心經,歸肺經,歸胃經 |
性狀 | 細圓柱形,直徑0.5~1.5公分,表面灰綠色或紅褐色,斷面黃白色。氣微,味淡。 |
中藥成分 |
檉柳醇(Tamarixol)、檉柳酮(Tamarixone)、檉柳酚(Tamarixinol) |
藥用部位 | 乾燥細嫩枝葉。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6~8月花未綻開採收,陰乾。 |
藥材產地 | 生於山野、海濱鹽鹼沙灘地。分布於東北、華北至長江中下游,南至廣東、廣西、雲南。 |
相關 藥物 | - 方解石
抑制體液向外滲出及水腫、降低微血管通透性、瀉火解毒、清熱 - 乾漆
促凝血、解痙攣、殺蟲、消積、破瘀血 - 牡蠣
制酸劑為肝腎血分之藥、局部麻醉、鎮靜、止渴、利濕、清熱補水、固大小腸、止嗽斂汗、老血瘕疝收脫、消瘰瀝結核、軟堅化痰 - 千里光
鮑氏痢疾桿菌等、志賀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特定菌種具強效抑制作用、抗菌、散瘀破血、利尿解熱、補腎活血、清肝明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