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金雞勒 |
藥材別名 | 金雞納皮、金雞納 |
功能主治 | 瘧疾 |
禁忌 副作用 |
瘧疾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法用量 | 內服:4~8克,煎湯;或研末。 |
功效作用 |
截瘧、行氣血、達營衛 |
基原 | 茜草科(Rubiaceae)植物紅色金雞納樹Cinchona succirubra Pavon et Klotzsch或其它幾種同屬植物之樹皮、枝皮及根皮。 |
英文名 | Cinchona Bark |
性味歸經 | 味辛,性熱,歸肝經,歸膽經 |
性狀 | 1. 出西洋樹皮也,霜由煉而成,性尤烈。
2. 棕灰色或紅棕色捲筒狀或長方形的片狀。氣微弱,味苦澀。 |
中藥成分 |
金雞勒生物鹼 |
藥用部位 | 乾燥樹皮、枝皮及根皮。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自地面上將樹砍倒,剝取樹皮,使殘留的樹乾基部發生不定枝條,並留1~2枝任其生長,待樹枝長大後,再將樹皮剝下,晒乾或烘乾。 |
藥材產地 | 主產於印度尼西亞、印度、南美。產於雲南、廣西、台灣。 |
詳細分類 | 學名:Cinchona 目:龙胆目 Gentianales 科:金雞納亞科 Cinchonoideae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羊耳菊
止咳、解毒消腫、行氣利濕、祛風利濕 - 赤石脂
澀腸、催生下胞、收口長肉、止血而固下、收濕、益氣生肌而調中 - 地膚子
抗發炎、止癢、散惡瘡、抗真菌、利小便而通淋、除虛熱、益精強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