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川芎 |
藥材別名 | 貫芎、西芎、馬銜、胡藭、香果、芎藭、芎窮、山鞠窮 |
功能主治 | 經痛、經閉(連續停經3個月以上)、筋攣、寒痺、眩暈、月經不順、男女一切血證、癰疽瘡瘍、風木為病、目淚多涕、寒痺筋攣、氣鬱血鬱濕瀉血痢、腹痛、血虛頭痛、風濕在頭 |
禁忌 副作用 |
經痛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活血祛瘀藥(活血止痛藥)、理血藥(活血祛瘀) |
用法用量 | 內服:3~10克,煎湯;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或煎湯漱口。 |
功效作用 |
抑制血小板凝集為血中氣藥、化瘀、止痛、補血強壯、養新血、疏通血絡、活血、調經、止痛、搜風散瘀、下行血海、上行頭目、潤肝燥而補肝虛、助清陽而開諸鬱 |
基原 | 繖形科(Umbelliferae)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之乾燥根莖。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Chuanxiong Rhizoma |
英文名 | Chuanxiong Rhizome |
性味歸經 | 味辛,性溫,歸肝經,歸膽經,歸心包經 |
性狀 | 1. 蜀產為川芎,秦產為西芎,江南為撫芎。以川產大塊,裏白不油,辛甘者勝。
2. 不整齊結節狀拳形團塊,長3~10公分,直徑2~7公分。表面黃褐色,斷面黃白色或灰黃色。有特異濃郁的香氣,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後微回甜。粉末淺黃棕色。 |
中藥成分 |
阿魏酸(Ferulic acid) |
藥用部位 | 乾燥根莖。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栽後第2年夏季,當莖上的節盤顯著突出時採挖,去除泥土和莖葉後炕乾。
2. 儲藏:冷藏或置陰涼乾燥處,防蟲蛀。 |
藥材產地 | 大量栽培於四川。 |
詳細分類 | 學名:Ligusticum striatum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草豆蔻
止嘔、除痰化食、燥濕袪寒、破氣開鬱、暖胃健脾 - 西青果
利咽解毒、清熱生津 - 水仙根
散結消腫、清熱解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