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白雞冠花 |
藥材別名 | 雞冠頭、雞角槍、老來紅、雞髻花、雞公花、雞冠、雞冠花 |
功能主治 | 赤白帶下(女性私密處流出白帶)、婦人子宮出血、痔漏下血、腸出血、吐血、赤白痢疾(腹瀉) |
禁忌 副作用 |
赤白帶下(女性私密處流出白帶)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止血藥(收斂止血藥)、收澀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6~12克,水煎服。 |
功效作用 |
抗滴蟲、引產、涼血、清熱、止瀉、止血、收斂、消炎 |
基原 | 莧科(Amaranthaceae)植物雞冠花Celosia cristata L.之乾燥花序。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Celosiae Cristatae Flos |
英文名 | Cockscomb Flower |
性味歸經 | 味甘,味澀,性涼,歸肝經,歸大腸經 |
性狀 | 穗狀花序,紅色、紫紅色或黃白色雞冠狀,長8~25公分,寬5~20公分,種子黑色扁圓腎形。氣微,味淡。粉末淡棕色。 |
中藥成分 |
山柰素(Kaempferol)、異鼠李素(Isorhamnetin) |
藥用部位 | 乾燥花序。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秋季花盛開時採收,去除雜質後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 |
藥材產地 | 喜陽光充足、濕熱環境,不耐霜凍。栽培於中國。 |
相關 藥物 | - 無名異
生肌、止痛、補血、入血 - 丁公藤
改善心功能、解痙攣、降眼內壓、縮瞳、抗發炎、消腫止痛、祛風除濕 - 牡蠣
制酸劑為肝腎血分之藥、局部麻醉、鎮靜、止渴、利濕、清熱補水、固大小腸、止嗽斂汗、老血瘕疝收脫、消瘰瀝結核、軟堅化痰 - 赤芍
保肝、抗腫瘤、抗動脈硬化、降血脂、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涼血、改善瘀血和婦女經痛、清除或減輕肝熱 - 梅花
傷寒桿菌等為解胎毒痘毒重要藥材、結核桿菌、大腸桿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特定菌種具抑制作用、去痰壅、清肺氣、助清陽上升、得先天氣、解熱滌煩、止渴生津、開胃散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