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牡丹皮 |
藥材別名 | 條丹皮、木芍藥、粉丹皮、丹皮 |
功能主治 | 跌打損傷、經痛、經閉(連續停經3個月以上)、無汗之骨蒸、癰瘡、煩熱、驚癇瘛瘲、五勞、中風 |
禁忌 副作用 |
跌打損傷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及婦女月經過多者禁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清熱藥(清熱涼血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6~12克,酒拌蒸用;或水煎服。 |
功效作用 |
抗凝血為吐衄必用之藥、抑制中樞、化瘀、清熱、下胞胎、通經脈、破積血、和血涼血而生血、瀉血中伏火 |
基原 | 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ews之乾燥根皮。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Moutan Radicis Cortex |
英文名 | Tree Peony Bark |
性味歸經 | 味苦,味辛,性微寒,歸心經,歸肝經,歸腎經 |
性狀 | 1. 單瓣花紅者入藥,肉厚者佳。
2. 筒狀或半圓筒狀塊片,通常長5~25公分,筒直徑0.5~1.4公分,皮厚2~4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黃褐色;刮根皮外表面淡灰黃色、粉紅色或淡紅棕色。內表面淡灰黃色或棕色。斷面粉性,灰白至粉紅色。有特殊香氣,味苦而澀,有麻舌感。粉末淡紅棕色。 |
中藥成分 |
芍藥苷(Paeoniflorin)、牡丹酚(Paeonol) |
藥用部位 | 乾燥根皮。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栽培3~5年後,10~11月採挖,洗淨後去掉鬚根,用刀剖皮,抽去木部,將根皮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 |
藥材產地 | 分布於河北、河南、山東、陝西、四川、甘肅。 |
相關 藥物 | - 車前子
消炎止血、清熱解毒、消水腫、明目通淋、消瘕瘀、止吐衄、涼血去熱、令人有子、強陰益精、利小便而不走氣、滲膀胱濕熱、清肺肝風熱、止瀉、袪痰、鎮咳、利尿 - 龍膽草
降壓、利尿、鎮痛、抗驚厥、鎮靜、抗過敏、抗發炎、利膽、保肝、健胃、除下焦濕熱、瀉肝膽實火 - 木梨
嘔吐、預防害喜、恢復疲勞、止咳、舒筋活絡、祛濕解暑 - 咸豐草
抑菌、拔膿生肌、消炎消腫、利尿解毒 - 琥珀
磨翳、明目、燥脾土、利小便、治五淋、通膀胱、使肺氣下降、合金瘡、生肌肉、破癥瘕、消瘀血、療癲邪、定魂魄、通塞以寧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