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赤芍 |
藥材別名 | 紅芍藥、木芍藥、赤芍藥 |
功能主治 | 癰腫瘡瘍、跌撲損傷、癥瘕腹痛、經痛、經閉(連續停經3個月以上)、肝鬱脅痛(肝膽病變疾病)、目養腫痛、吐血衄血、溫毒發斑 |
禁忌 副作用 | 癰腫瘡瘍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清熱藥(清熱涼血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3~12克,煎湯。 |
功效作用 | 保肝、抗腫瘤、抗動脈硬化、降血脂、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涼血、改善瘀血和婦女經痛、清除或減輕肝熱 |
基原 | 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之乾燥根。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Paeoniae Rubra Radix |
英文名 | Red Peony Root |
性味歸經 | 味苦,性微寒,歸肝經,歸脾經 |
性狀 | 1. 芍藥:圓柱形,長10~40公分,直徑0.6~3公分,表面暗棕色或紫棕色,斷面粉白色、黃白色或帶紫白色,氣微香,味微苦、澀。粉末淡棕紅色。
2. 川赤芍:長5~20公分,表面棕紅色或暗棕色,斷面黃白色(外圈黑褐色)。去皮者表面淡紫紅色或肉白色,斷面黃白色。粉末褐色。 |
中藥成分 | 芍藥苷(Paeoniflorin) |
藥用部位 | 乾燥根。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春、秋季採挖,去除根莖、鬚根及泥沙後晒乾。
2. 儲藏:冷藏或置陰涼乾燥處,防蟲蛀。 |
藥材產地 | 生於山坡林緣、草坡上。分布於陝西、甘肅、青海、四川。 |
詳細分類 | 學名:Paeonia anomala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青鹽
潤燥、涼血、瀉熱、明目烏髮、堅骨固齒 - 蒲公英
保肝、利膽、抗胃潰瘍、抗腫瘤、抗菌、消腫、散結、解毒、清熱、烏髭髮、通淋、消腫核、解食毒、化熱毒 - 紫檀
鎮痛、止血、傅金瘡、消腫毒、和榮氣、血分之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