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莪朮 |
藥材別名 | 文術、黑心姜、廣術、羌七、蓬術、文莪 |
功能主治 | 肝癌、肺癌、惡性淋巴癌、如:卵巢癌、多種癌症、跌打損傷作痛、婦女血瘀經閉(連續停經3個月以上)、癥瘕積聚、胸腹脹痛 |
禁忌 副作用 |
肝癌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活血祛瘀藥(破血消癥藥)、理血藥(活血祛瘀) |
用法用量 | 內服:6~9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調敷。 |
功效作用 |
抗發炎、抗菌、抗腫瘤、止痛、散結、消積、破血、行氣 |
基原 | 薑科(Zingiberaceae)植物蓬莪朮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廣西莪朮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溫鬱金(溫莪朮)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之乾燥根莖。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Curcumae Rhizoma |
英文名 | Zedoaria Rhizome |
性味歸經 | 味辛,味苦,性溫,歸肝經,歸脾經 |
性狀 | 1. 蓬莪朮:卵圓形、長卵形、圓錐形或長紡錘形,長2~8公分,直徑1.5~4公分。表面灰黃色~灰棕色。斷面蠟樣灰褐色~藍褐色常附有灰棕色粉末。氣微香,味微苦而辛。粉末淡黃色。
2. 廣西莪朮:斷面黃棕色~棕色常附有淡黃色粉末。
3. 溫莪朮:斷面黃棕色~棕褐色常附有淡黃色~黃棕色粉末。氣香或微香。 |
中藥成分 |
吉馬酮(Germacrone)、莪朮醇(Curcumol) |
藥用部位 | 乾燥根莖。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洗淨,蒸或煮至透心,晒乾或低溫乾燥後去除鬚根及雜質。
2. 儲藏:冷藏或置陰涼乾燥處,防蟲蛀。 |
藥材產地 | 生於山坡、村旁或林下半陰濕地,亦有栽培。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台灣。 |
詳細分類 | 學名:Curcuma zedoaria 科:薑科 Zingiberaceae
|
相關標籤 | - #山柰
- #Mango Ginger
- #爪哇薑黃
- #薑黃屬
- #鬱金
|
相關 藥物 | - 四葉參
增加免疫力、止咳、抗菌、抗腫瘤、降壓、抗疲勞、鎮痛、鎮靜、消腫排膿、清熱解毒、補血通乳 - 乾地黃
殺蟲、調經安胎、利大小便、長肌肉、填骨髓、生血涼血、滋陰退陽 - 松節
抗癌、生肌止痛、化毒殺蟲、袪風去濕 - 禹餘糧
收斂止血、澀腸止瀉、催生、固下 - 鴿
人馬久患疥、解諸藥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