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桔梗 |
藥材別名 | 利如、白藥、苦桔梗、梗草 |
功能主治 | 腹滿腸鳴、下痢腹痛、胸膈刺痛、乾欬、肺癰(化膿性肺炎)、口瘡、齒痛、喉嚨痛、喉嚨麻痺、目赤、鼻塞、痰壅喘促 |
禁忌 副作用 |
腹滿腸鳴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祛痰藥(清化熱痰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3~10克,煎服。
本草備要:去浮皮,泔浸微炒用。 |
功效作用 |
補內漏、養血排膿、至於至高之分成功、能引苦泄峻下之劑、載之上浮、抑制胃液分泌為諸藥舟楫、抗潰瘍、鎮痛、止血、排濃、消痰、宣肺祛痰、開胸膈滯氣、咽喉、清利頭目、表散寒邪、開提氣血 |
基原 | 桔梗科(Campanulaceae)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 (Jacq.) A.DC.之乾燥根。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Platycodonis Radix |
英文名 | Platycodon Root |
性味歸經 | 味苦,味辛,性平,歸肺經 |
性狀 | 圓柱形或長紡錘形,長6~25公分,直徑0.5~2.5公分。表面白色或淡黃色,不去外皮的表面黃棕色~灰棕色,斷面淡黃色(外圈類白色)。氣微,味微甜後稍苦。粉末黃白色。 |
中藥成分 |
桔梗皂苷E(Platycoside E) |
藥用部位 | 乾燥根。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春、秋季採挖,以秋季採挖者質量較佳。傳統用碗片或竹刀刮去栓皮後晒乾,近年有些不刮皮,洗淨泥土後晒乾或在產地切片晒乾。
2. 儲藏:冷藏或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蟲蛀。 |
藥材產地 | 生於山地草坡、林邊。分布於中國。 |
詳細分類 | 界:植物界 Plantae 科:桔梗科 Campanulaceae 種:桔梗 P. grandiflorus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火炭母
降壓、抑制中樞、抗乙型肝炎病毒、抗菌、明目退翳、涼血解毒、清熱利濕 - 五加皮
綠膿桿菌、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抗輻射、減緩關節老化、強化免疫、抑制發炎、利水消腫、強筋骨、補肝腎、袪除風濕 - 狗尾草
補氣、殺蟲、利水、助小兒發育、開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