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土茯苓 |
藥材別名 | 冷飯糰、硬飯頭、土萆薜 |
功能主治 | 痛風、潰瘍性結腸炎、陰道炎、急性睾丸炎、前列腺炎、筋骨疼痛、汞中毒、疥癬、瘰癧(頸部淋巴結結核)、癰腫、帶下(女性私密處流出白帶)、痢疾(腹瀉)、梅毒及其後遺症、皮膚病、慢性瘡瘍、筋骨拘攣 |
禁忌 副作用 |
痛風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不可過量。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清熱燥濕藥)、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15~60克,可煮食;或生食,忌茶。 |
功效作用 |
抗菌、淨血、解熱、解毒、止瀉泄、利小便、祛風濕、健脾胃 |
基原 | 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光葉菝葜Smilax glabra Roxb.之乾燥根莖。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Smilacis Glabrae Rhizoma |
英文名 | Smooth Greenbrier Rhizome |
性味歸經 | 味甘,味淡,性平,歸肝經,歸胃經 |
性狀 | 1. 大如鴨子,連綴而生,俗名冷飯團。有赤白二種,白者良。
2. 不規則塊狀或略呈圓柱形,長5~22公分。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氣微,味微甜、澀。粉末淡棕色。 |
中藥成分 |
土茯苓苷(Smiglaside)、落新婦苷(Astilbin) |
藥用部位 | 乾燥根莖。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收,去除鬚根後洗淨乾燥,或趁新鮮切薄片乾燥。
2. 儲藏:冷藏或置陰涼乾燥處。 |
藥材產地 | 生於山地、山坡、山谷疏林下、灌木叢中、河岸林緣。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福建。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三棵針
保肝、瀉火解毒、清熱燥濕 - 暴馬丁香
利水、止咳平喘、清肺祛痰 - 龍涎香
降壓、強心、消積利水、止咳化痰、行氣活血 - 茶
醒昏睡解酒食油膩燒炙之毒、清頭目、除煩渴、去痰熱、下氣消食、利大小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