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夏枯草 |
藥材別名 | 棒槌草、燈籠草、鐵色草、鐵線夏枯、白花草、棒頭草、夏枯球 |
功能主治 | 乳腺增生、肝炎、肺結核、癌腫、高血壓眼病、肝陽上亢高血壓、肝火旺、甲狀腺腫大、頸淋巴結核、腮腺炎、乳腺炎、頭痛、目眩、眼珠疼痛、目赤腫痛、肝火上炎 |
禁忌 副作用 | 乳腺增生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清熱藥(清熱瀉火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9~15克,入煎劑。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
功效作用 | 抗心律不整、抗病毒、抗菌、降血糖、抗發炎、消腫、明目、散積毒、涼血、除濕熱、養陰血、降壓、散鬱結、清肝火 |
基原 | 唇形科(Labiatae)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之乾燥果穗。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Prunellae Spica |
英文名 | Prunella Spike |
性味歸經 | 味辛,味苦,性寒,歸肝經,歸膽經 |
性狀 | 1. 以花穗長,粗壯,短柄,色棕無葉,無雜質者佳。
2. 略扁壓棒狀,長1.5~8公分,直徑0.8~1.5公分,棕色或淡棕色。氣清香,味淡。粉末深棕色。 |
中藥成分 | 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夏枯草皂苷(Vulgarsaponin) |
藥用部位 | 唇形科植物夏枯草之果穗。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夏季果穗呈棕紅色時採收,去除雜質及果穗柄,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 |
藥材產地 | 生於路邊、山坡、田野、草叢中。分布於中國。 |
詳細分類 | 學名:Prunella vulgaris 科:唇形科 Lamiaceae
|
相關標籤 | - #金錢薄荷
- #匍筋骨草
- #雞骨草
- #大花夏枯草
- #夏枯草屬
|
相關 藥物 | - 榧實
殺蟲、潤肺 - 赤小豆
避孕、增強細胞免疫、排除水氣腫脹、通乳下胎、止渴解酒、清熱解毒、消腫排膢膿、行水散血、利小便、通小腸 - 浮石
消癭瘤結核、除上焦痰熱、通淋軟堅、止渴止嗽、降火、潤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