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榼藤子 |
藥材別名 | 眼鏡豆、合子、象豆 |
功能主治 | 喉嚨麻痺腫痛、疝氣痛、胃痛、水腫、香港腳)、腳氣(足癬、黃疸、痔瘡、血痢(血便)、血便 |
禁忌 副作用 |
喉嚨麻痺腫痛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收澀藥(斂肺澀腸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3~9克,燒存性研末,或煎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
功效作用 |
抗腫瘤、抗病原體、利濕消腫、行氣止痛 |
基原 | 豆科(Leguminosae)植物榼藤Entada phaseoloides (L.) Merr.之乾燥成熟種子。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Entada phaseoloides (L.) Merr. |
英文名 | Climbing Entada |
性味歸經 | 味微甘,味澀,性平,有毒,歸胃經,歸肝經,歸大腸經 |
性狀 | 灰黃色或黃棕色卵圓形或橢圓形。鈍圓端有一橢圓形疤痕種臍,色較淡。種皮內面紅棕色,有麻紋。種仁1枚卵圓形,表面有灰棕色皺縮的薄膜狀外胚乳,內胚乳黃白色有油性。氣微香,味微甜。炒熟後具香氣。 |
中藥成分 |
有機酸、胺基酸、酚類、黃酮類、固醇、脂肪油 |
藥用部位 | 乾燥成熟種子。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秋季採收,摘取成熟莢果,剝除果殼後晒乾。
2. 儲藏:置乾燥處。 |
藥材產地 | 常生於林中,攀援於大樹上。分布於廣東、雲南、廣西、海南、福建、台灣、越南。 |
詳細分類 | 學名:Entada phaseoloides 目:豆目
|
相關標籤 | - #須葉藤
- #Entada polystachya
- #Entada gigas
- #鴨腱藤
- #榼藤子屬
|
相關 藥物 | - 乾地黃
殺蟲、調經安胎、利大小便、長肌肉、填骨髓、生血涼血、滋陰退陽 - 粳米
尤能清熱、性涼、晚者得金氣多、有早中晚三收、止渴、除煩清熱、和胃補中、得天地中地之氣 - 茯苓
降低胃酸、抗菌、抗癌、消水腫、改善消化、滋補脾臟、退熱安胎、生津止渴、多者能止、小便結者能通、定魄安魂、調營理衛、寧心益氣、瀉熱、除濕、滲利竅、助陽、益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