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紅曲 |
藥材別名 | 紅麴、紅麴、紅槽、丹曲、福曲、紅米、赤曲、紅糟、紅大米、紫紅麴黴、紅麴黴 |
功能主治 | 動脈粥狀硬化、高脂血症、赤白下痢、食積飽脹、跌打損傷、瘀滯腹痛、產後惡露不盡(女性生產後自子宮脫落的排泄物) |
禁忌 副作用 |
動脈粥狀硬化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消導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6~15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爛敷於患部。 |
功效作用 |
抑菌、降血脂、降壓、健脾消食、活血化瘀 |
基原 | 紅麴菌科(Monascaceae)真菌紫紅麴Monascus purpureus Went接種於禾本科(Gramineae)植物粳稻Oryza sativa L.蒸熟之種仁上經發酵形成菌絲而成。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Ultivarietas Oryzae Sativae et Monasci |
英文名 | Red rice |
性味歸經 | 味甘,性溫,歸肝經,歸脾經,歸大腸經 |
性狀 | 紫紅色或棕紅色略扁長卵形、類圓柱形或不規則形,斷面邊緣紅色~暗紅色,中部白色~淺紅色略凹。氣特異,味淡、微甘。 |
中藥成分 |
發酵產物、紅麴多醣、紅麴色素、紫色色素、黃、红、酶類 |
藥用部位 | 菌絲。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多存於乳製品中,亦可用粳米作培養基進行人工培養,使之成紅麴米。
2. 儲藏:置陰涼通風處,乾燥容器保存。 |
藥材產地 | 分布於河北、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台灣。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桂心
續筋骨、暖腰膝、補勞傷、消瘀生肌、益精明目、痘瘡、癰疽、化膿、化汗、引血 - 槐花
抗菌、凝血、抗潰瘍、解痙、抗發炎、降血壓、收斂止血、清熱涼血 - 岩參
止瀉痢(腹瀉)、行氣止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