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槐花 |
藥材別名 | 槐米、豆槐、護房樹、金藥樹、槐蕊、槐花米 |
功能主治 | 頭痛眩暈、各種出血症、五痔腸風、風熱目赤、衄血、吐血、高血壓症、赤白痢疾(腹瀉)、痔瘡出血 |
禁忌 副作用 |
頭痛眩暈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止血藥(涼血止血藥)、理血藥(止血) |
用法用量 | 內服:5~15克,水煎服。 |
功效作用 |
抗菌、凝血、抗潰瘍、解痙、抗發炎、降血壓、收斂止血、清熱涼血 |
基原 | 豆科(Leguminosae)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之乾燥花(槐花)及花蕾(槐米)。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Sophorae Flos et Flos Sophorae Immaturus |
英文名 | Pagodatree Flower and Flower Bud |
性味歸經 | 味苦,性微寒,歸肝經,歸大腸經 |
性狀 | 1. 槐花:花萼黄綠色鐘狀。花瓣黄色或黄白色,1片較大,近圓形,先端微凹,其餘4片長圓形。氣微,味微苦。
2. 槐米:卵形或長卵形,長2~8毫米,直徑2~3毫米。未開放花冠黃白色或棕黃色扁圓形。氣微,味微苦。粉末淡黃棕色。 |
中藥成分 |
芸香苷(Rutin) |
藥用部位 | 乾燥花及花蕾。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夏季花開或花蕾形成時採收,及時乾燥,去除枝、梗及雜質。
2. 儲藏:冷藏或置陰涼乾燥處,防蟲蛀。 |
藥材產地 | 栽培於中國,以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為多。 |
詳細分類 | 科:豆科 Fabaceae 屬:槐屬 Styphnolobium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沉香
墜痰涎、降逆平喘、行氣溫中 - 燕窩
益小兒痘疹為調理虛勞之聖藥、降壓、抗病毒、滋補強壯、已勞痢、潤大小腸、開胃氣、補而能清、化痰止嗽、大養肺陰 - 芥子
通絡止痛、散結、利氣、豁痰、溫肺 - 牛耳楓
止痛消腫、祛風活血、清熱解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