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峨參 |
藥材別名 | 水田七、南田七、胡蘿蔔七、廣三七、土白芷 |
功能主治 | 跌打瘀腫、經痛、頭痛、勞傷腰痛、氣虛水腫、老人夜間頻尿、體虛自汗(自動冒汗)、肺虛咳喘、攝食量少)、乏力食少(感到無力、脾虛腹脹 |
禁忌 副作用 |
跌打瘀腫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活血祛瘀藥(活血止痛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9~15克,煎湯;或每次3~5克,研磨成粉末;或浸酒。外用:適量,研磨成末調敷於患部。 |
功效作用 |
鎮靜、抗發炎、增加免疫、活血止痛、益氣健脾 |
基原 | 繖形科(Umbelliferae)植物峨參Anthriscus sylvestris (L.) Hoffm之乾燥根。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Radir Anthrisci Sylvestris |
英文名 | Root of Woodland Beakchervil |
性味歸經 | 味甘,味辛,性微溫,歸脾經,歸胃經,歸肺經 |
性狀 | 黃棕色或灰褐色圓錐形,長3~12公分。斷面角質樣黃色或黃棕色。氣微,味微辛,微麻。 |
中藥成分 |
d-檸檬烯、β-月桂烯、α-蒎烯(α-Pinene)、芸香苷、槲皮素(Quercetin)、芹菜素(Apigenin)、尿嘧啶、東莨菪苷、紫花前胡苷、深黃水芹酮、丁內酯、異峨參內酯、峨參內酯 |
藥用部位 | 乾燥根。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種植2~3年才能採收,春、秋季採挖,剪去鬚尾,刮去外皮,用沸水燙過,晒乾或小火烘乾。 |
藥材產地 | 生於低海拔的丘陵至海拔4500公尺的高山山坡林下以及山谷溪邊的石縫中。分布於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雲南、陝西、甘肅、新疆。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草烏頭
鎮痛、抗發炎、止痛、散寒、除濕、祛風、開頑痰、搜風勝濕 - 茵陳
抗癌為治黃疸之君藥、抗病毒、抑菌、降壓、保肝、利膽、改善黃疸的情形、解毒、淨血、泄脾胃之濕熱、發汗利水、勝熱、燥濕 - 威靈仙
降血糖、抗瘧、降壓、抗利尿、引產、利膽、止痛、消痰涎、祛風濕、通行十二經絡、宣疏五臟、泄水、泄氣 - 枳殼
抗休克、升壓、開胃健脾、除風去痹、後重除、痛刺熄、痞脹消、痰行喘止、破氣、寬腸胃 - 白茅根
抗菌、促凝血、清熱、止血、涼血、解酒毒、利小便、消瘀血、除伏熱、補中益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