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紅藥子 |
藥材別名 | 山豬薯、硃砂蓮、紅孩兒 |
功能主治 | 大量出血或持續出血不停)、崩漏(月經不正常、貧血、外傷出血、血尿、產後出血、咳血、如:吐血、各種出血症狀、毒蛇咬傷、關節酸痛、腹瀉 |
禁忌 副作用 |
大量出血或持續出血不停)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性涼,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止血藥(收斂止血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3~9克,加水煎煮。外用:適量,研磨成末敷於患部;或搗汁塗於患部。 |
功效作用 |
收斂止痛、止痢、養血、止血活血 |
基原 | 薯蕷科(Dioscoreaceae)植物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之乾燥塊莖。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Rhizoma Dioscoreae Cirrhosae |
英文名 | Ciliatenerve Knotweed Root |
性味歸經 | 味微苦,味澀,性微寒,歸胃經,歸脾經,歸膀胱經,歸大腸經 |
性狀 | 深褐色長圓形、卵圓形、球形或結節塊狀,長10~15公分,直徑5~10公分。切面暗紅色或紅黃色。斷面硬粒狀,可見紅黃色相間的花紋。氣微,味澀、苦。 |
中藥成分 |
黏液質、醣類、蛋白質、皂苷、酚類、縮合鞣質 |
藥用部位 | 乾燥塊莖。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全年皆可採挖,以5~8月品質較好。洗淨切片,晒乾或烘乾。以乾燥、塊莖面積大、質堅、斷面呈深黃色者較佳。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乾燥容器保存。 |
藥材產地 | 生於向陽山坡的稀疏樹林中。分布於江西、廣東、廣西、湖南、四川。 |
相關 藥物 | - 方解石
抑制體液向外滲出及水腫、降低微血管通透性、瀉火解毒、清熱 - 炙甘草
益氣復脈、潤肺止咳、補養脾臟運化功能 - 蟾酥
興奮胃腸平滑肌、抗病原微生物、抗發炎、抗腫瘤、抑制血小板凝集、抗休克、保護缺血性心肌、增加冠脈血流量、強心、開竅醒神、解毒止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