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垂盆草 |
藥材別名 | 地蜈蚣草、狗牙瓣、山護花、狗牙草、佛指甲、瓜子草、鼠牙半支 |
功能主治 | 急或慢性肝炎、小便不利(不順暢)、濕熱黃疸 |
禁忌 副作用 |
急或慢性肝炎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性涼,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利水滲濕藥(利濕退黃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15~30克,新鮮藥材則30~120克,煎湯;或搗成汁。外用:搗爛敷於患部;或製成軟膏使用。 |
功效作用 |
解毒、清利濕熱 |
基原 | 景天科(Crassulaceae)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之全草。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Sedi Herba |
英文名 | Stringy Stonecrop Herb |
性味歸經 | 味甘,味淡,性涼,歸肝經,歸膽經,歸小腸經 |
性狀 | 莖纖細,長可達20公分以上,部分節上可見纖細的不定根。3葉輪生,葉片肉質綠色倒披針形~矩圓形,長1.5~2.8公分,寬0.3~0.7公分。氣微,味微苦。 |
中藥成分 |
二氧異石榴皮鹼、消旋甲基異石榴皮鹼、異鼠李素、山柰素、槲皮素(Quercetin)、胺基酸、垂盆草苷、果糖等醣類、蔗糖、葡萄糖、景天庚糖、N-甲基異石榴皮鹼等生物鹼、甲基異石榴皮鹼 |
藥用部位 | 全草。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7月採收,洗淨後新鮮使用,或用開水燙過再晒乾,去除泥沙、雜質後切段。 |
藥材產地 | 生於山坡、岩石的石隙、溝邊、路旁濕潤處。分布於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北、華東。 |
詳細分類 | 學名:Sedum sarmentosum 科:景天科 Crassulaceae
|
相關標籤 | - #珠芽景天
- #反曲景天
- #堪察加景天
- #松葉佛甲草
- #佛甲草
|
相關 藥物 | - 郁李仁
鎮痛、抗發炎、止咳、平喘、祛痰、利尿、緩瀉、破血潤燥、下氣行水 - 紅花
降血脂、抗凝血、潤燥消腫止痛、生心血、活血、行血、養血、破瘀血 - 海蛇
化痰、退熱 - 甘草
故有國老之稱、消腫解百藥毒、止渴、保健脾胃、清熱、補氣、潤肺、祛痰、通行十二經、生肌止痛、使之不爭、而散表寒;入和劑:補益;入汗劑:解肌;入涼劑:瀉邪熱;入峻劑:緩正氣;入潤劑:養陰血
協和諸藥、瀉心火;炙用:補三焦元氣、生用:補脾胃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