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連錢草 |
藥材別名 | 金錢薄荷、金錢草、馬蹄草、接骨消、透骨消、活血丹 |
功能主治 | 毒蛇咬傷、癰腫瘡毒、帶下(女性私密處流出白色分泌物)、濕熱黃疸、小便不利(不順暢)、水腫、跌打損傷、血瘀腹痛 |
禁忌 副作用 |
毒蛇咬傷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性微寒,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利水滲濕藥(利尿通淋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15~30克,新鮮藥材則30~60克,煎服。外用:適量,搗爛敷於患部。 |
功效作用 |
傷寒桿菌等、綠膿桿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特定菌種具抑制作用、溶解結石、抗潰瘍、利膽、利尿、散瘀消腫、清熱解毒、利濕通淋 |
基原 | 唇形科(Labiatae)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Nakai) Kupr.之全草。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Glechomae Herba |
英文名 | Glechoma |
性味歸經 | 味辛,味微苦,性微寒,歸肝經,歸腎經,歸膀胱經 |
性狀 | 長10~20公分,疏被短柔毛。莖黃綠色或紫紅色扭曲方柱形,直徑1~2毫米,斷面常中空。葉對生,葉片灰綠色或綠褐色腎形或近心形,長1~3公分,寬1.5~3公分,圓齒邊緣。輪繖花序,花冠淡藍色或紫色二唇形。搓之氣芳香,味微苦。 |
中藥成分 |
芳樟醇(Linalool)等揮發油、薄荷醇、檸檬烯、β-蒎烯(β-Pinene)、α-蒎烯(α-Pinene)、胡薄荷酮、異薄荷酮、左旋薄荷酮、異松樟酮、左旋松樟酮 |
藥用部位 | 全草。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春、秋季採收,洗淨後晒乾或新鮮使用。
2. 儲藏:置乾燥處,防黴。 |
藥材產地 | 生於海拔50~2000公尺的林緣、疏林下、草地上或溪邊等陰暗潮濕處。除甘肅、青海、新疆、西藏,廣泛分布於中國。 |
詳細分類 | 學名:Glechoma hederacea 科:唇形科 Lamiaceae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火炭母
降壓、抑制中樞、抗乙型肝炎病毒、抗菌、明目退翳、涼血解毒、清熱利濕 - 九香蟲
甲型副傷寒桿菌等、傷寒桿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特定菌種具抑制作用、抗癌、溫腎壯陽、行氣止痛 - 硼砂
抗驚厥、防腐、柔五金而去垢膩、生津止嗽、除上焦胸膈之痰熱 - 燈草
抗微生物、抗氧化、利尿、通氣止血、利小腸、清肺熱、降心火 - 血竭
抗血栓為和血之聖藥、抑菌、抗炎、止痛生肌、散瘀生新、除血痛、補心包肝血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