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紅天葵 |
藥材別名 | 散血子、紅水葵、紫背天葵 |
功能主治 | 燒燙傷、骨折、挫傷、扭傷、腹痛、瘀血、淋巴結核、咳血、肺熱咳嗽、中暑發燒 |
禁忌 副作用 |
燒燙傷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性涼,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清熱藥(清熱涼血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6~9克,煎服。外用:新鮮藥材適量,搗爛敷於患部。 |
功效作用 |
散瘀消腫、止咳化痰、清熱涼血 |
基原 | 秋海棠科(Begoniaceae)植物紫背天葵Begonia fiimbristipula Hance.之乾燥葉。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Folium Begoniae Fimbristipulae |
英文名 | Tea Begonia |
性味歸經 | 味甘,味淡,性涼,歸肺經,歸肝經 |
性狀 | 紫紅色~暗紫色卵形或闊卵形,鋸齒狀葉緣,被毛。氣濃,味酸,搓之刺鼻,水浸液呈玫瑰紅色。 |
中藥成分 |
矢車菊素芸香糖醣苷、矢車菊素葡萄糖苷、分離可得矢車菊素氯化物、花色醣苷 |
藥用部位 | 乾燥葉。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收,洗淨後晒至八成乾,展開葉片,以40張葉疊成一托再烘乾。
2. 儲藏:置乾燥處,防蟲蛀。 |
藥材產地 | 生於山坡、溝谷、濕潤的石壁上。分布於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江西、浙江、福建。 |
相關 藥物 | - 茯苓皮
行皮膚之水、開腠理、開水道 - 斷血流
增加血小板凝集、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抑菌、抗發炎、免疫抑制、收斂止血 - 大白花蛇
明目、抗腫瘤、消癰解毒、清熱散瘀、截驚定搐、透骨搜風、外徹皮膚、內走臟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