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芙蓉花 |
藥材別名 | 三變花、旱芙蓉、胡索花、山芙蓉、霜降花、富常花、七星花、九頭花、文官花、醉酒芙蓉、轉觀花、四面花、片掌花、拒霜花 |
功能主治 | 一切癰疽腫毒 |
禁忌 副作用 |
一切癰疽腫毒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法用量 | 內服:9~15克;鮮品30-60克,煎湯。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搗敷。 |
功效作用 |
消腫排膿、散熱止痛、清肺涼血 |
基原 | 錦葵科(Malvaceae)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 之乾燥花。 |
性味歸經 | 味辛,性平,歸肺經,歸心經,歸肝經 |
性狀 | 不規則圓柱形,花瓣淡棕色~棕紅色倒卵圓形。氣微香,味微辛。 |
中藥成分 |
芸香苷(rutin)、金絲桃苷(hyperoside)、異槲皮苷(Isoquercitrin) |
藥用部位 | 乾燥花。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8~10月採摘初開放的花朵,晒乾或烘乾。 |
藥材產地 | 原產於湖南。 |
詳細分類 | 屬:木槿屬 Hibiscus 種:木芙蓉 H. mutabilis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香附
降血糖為血中氣藥、止痛、調經、解鬱、理氣、芳香健胃劑、故諸書皆云益氣、推陳致新、止諸痛、解六鬱、利三焦、主一切氣、通行十二經八脈氣分、能和、能降、能散 - 孩兒茶
降血糖、利膽、保肝、除疳痔腫、塗金瘡口瘡、定痛生肌、止血收濕、化痰生津、清上膈熱 - 牡蠣
制酸劑為肝腎血分之藥、局部麻醉、鎮靜、止渴、利濕、清熱補水、固大小腸、止嗽斂汗、老血瘕疝收脫、消瘰瀝結核、軟堅化痰 - 南燭
固精駐顏、益氣力、強筋、止泄除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