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藜蘆 |
藥材別名 | 蔥管藜蘆、蔥蘆、鹿蔥、蔥白藜蘆、七厘丹、蔥菼、公苒、蕙葵、豐蘆、山蔥、梨盧、蔥葵、蔥苒 |
功能主治 | 惡瘡、疥瘙、頭瘍、腸澼、泄利、欬逆、蠱毒、癲癇、中風痰壅 |
禁忌 副作用 |
惡瘡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湧吐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0.3~0.9克,宜入丸、散。 |
功效作用 |
抗微生物、降壓、催吐、去死肌、殺諸蟲毒、令人嚏、善通頂、入口即吐 |
基原 | 百合科(Liliaceae)植物黑藜蘆Veratum nigrum L.之乾燥根及根莖。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Veratri Nigri Radix Et Rhizoma |
英文名 | Falsehellebore Root and Rhizome |
性味歸經 | 味辛,味苦,性寒,有毒,歸肝經,歸肺經,歸胃經 |
性狀 | 根莖圓柱形,長2~4公分,直徑0.7~1.5公分,表面棕黃色或土黃色。根細長長10~20公分,直徑1~4公分,表面黃白色或灰褐色,斷面類白色(中心淡黃色)。氣微,味極苦,粉末有強烈的催嚏性。 |
中藥成分 |
原藜蘆鹼(Protoveratrine)、藜蘆鹼胺(Veratrum-alkamine) |
藥用部位 | 乾燥根及根莖。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5~6月末抽花莖前採挖根部或連同少部分根莖,去除地上部分的莖葉,洗淨,晒乾,或挖取全草,去除泥土,晒乾。 |
藥材產地 | 生於山谷、山地陰坡或灌木林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 |
詳細分類 | 學名:Veratrum nigrum
|
相關標籤 | - #毛穗藜蘆
- #Indian poke
- #阿爾泰藜蘆
- #白藜蘆
- #藜蘆屬
|
相關 藥物 | - 小茴香
中樞抑制、促進腸胃蠕動、利膽、抗潰瘍、理氣和胃、祛寒止痛 - 甜地丁
鎮痛、抗發炎活性、良好的免疫活性、涼血消腫、清熱解毒 - 透骨草
抗腫瘤、抗菌、發炎、陰囊濕疹、解毒止痛、散瘀消腫、舒筋活血、祛風除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