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野菊花 |
藥材別名 | 野菊、黃菊花、千層菊、山菊花、野山菊、苦薏 |
功能主治 | 頭痛眩暈、眼睛發紅腫痛 |
禁忌 副作用 |
頭痛眩暈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性微寒,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清熱藥(清熱瀉火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9~15克,煎服。外用:適量,煎煮成湯清洗患部;或入膏狀塗抹患部。 |
功效作用 |
增強吞噬作用、抑制血小板凝結、抗心肌缺血、解熱、降壓、涼肝明目、消腫、清熱解毒 |
基原 | 菊科(Compositae)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之乾燥頭狀花序或葉、全草。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Chrysanthemi Indici Flos |
英文名 | Wild Dendranthema Flower |
性味歸經 | 味苦,味辛,性微寒,歸心經,歸肝經 |
性狀 | 棕黃色類球形,直徑0.3~1公分。總苞由4~5層苞片組成,外層苞片灰綠色或淡棕色卵形或條形,通常被白毛,中層苞片卵形,內層苞片長橢圓形。舌狀花、管狀花深黃色。體輕。氣芳香,味苦。 |
中藥成分 |
野菊花酮、野菊花三醇、野菊花醇、野菊花內酯、倍半萜等揮發油、含氧萜 |
藥用部位 | 乾燥頭狀花序或葉、全草。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秋季花初開時採摘花朵,晒乾或蒸過後晒乾。夏、秋季花盛開時採收地上部分,去除雜質後晒乾。 |
藥材產地 | 生於山坡草地、灌叢、河邊水濕地、濱海鹽漬地、田邊及路旁。分布於東北、華北。 |
詳細分類 | 學名:Chrysanthemum indicum 科:菊科 Asteraceae 種:野菊 C. indicum
|
相關標籤 | - #杭白菊
- #甘菊
- #Hardy chrysanthemums
- #菊花
- #菊屬
|
相關 藥物 | - 土鱉蟲
抑制白血病細胞、降低總膽固醇、抗突變、抗缺氧、改善心腦血管、續筋骨、破瘀血 - 春不見
怯風定驚、清熱解毒 - 竹茹
除煩止嘔、抗菌、涼胎氣、散肝火、化痰止咳、清熱涼血、益胃膽、涼血除熱、清肺金之燥、開胃土之鬱 - 虎耳草
亦促進食慾、促進骨折癒合;對胃潰瘍患者具有顯著促進胃細胞黏膜保護層修復作用、抗腫瘤、抗病毒、抗菌、清血解毒、清熱、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