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益母草 |
藥材別名 | 益母艾、月母草、臭穢、坤草、益明、茺蔚莖、益母 |
功能主治 | 帶下(女性私密處流出白帶)、崩中、產難、胎痛、血淋(尿中帶血)、血痛、血暈、血風 |
禁忌 副作用 |
帶下(女性私密處流出白帶)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活血祛瘀藥(活血調經藥)、理血藥(活血祛瘀) |
用法用量 | 內服:9~30克,煎湯;或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草搗敷。
本草備要:忌鐵,子微炒用。 |
功效作用 |
降血壓為經產良藥、消水腫、疏通經洛、通大小便、消疔腫乳癰、調經解毒、去瘀生新、消水行血 |
基原 | 唇形科(Labiatae)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之乾燥地上部分。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Leonuri Herba |
英文名 | Motherwort Herb |
性味歸經 | 味苦,味辛,性微寒,歸肝經,歸心包經,歸膀胱經 |
性狀 | 莖方柱形,莖葉均有細毛,葉對生,羽狀深裂,上表面綠色,下表面類白色。花冠唇形紅紫色,花絲白色而有紅斑,褐色三稜狀小堅果。氣微,味微苦。粉末淡綠棕色。 |
中藥成分 |
益母草鹼(Leonurine) |
藥用部位 | 乾燥地上部分。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夏季莖葉茂盛,花未開或初開時採割,切段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 |
藥材產地 | 生於山坡、草地、路旁等處。分布於中國。 |
詳細分類 | 科:唇形科 Lamiaceae 屬:益母草屬 Leonurus 種:益母草 L. artemisia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蕘花
行水捷藥、散結洩熱 - 夜明砂
消疳、明目、清熱、燒煙辟蚊、活血消積 - 桑螵蛸
澤肌膚、明目、固精、補肝腎、炙飼小兒止夜尿、縮小便、通五淋、益精氣而固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