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石決明 |
藥材別名 | 金蛤蜊皮、鮑魚皮、海決明、光底海決、鮑魚殼 |
功能主治 | 視物昏花、解酒酸、通五淋、肝腎陰腋不足)、肝腎陰腋不足)(多出汗、骨蒸勞熱(多出汗、耳鳴、淋疾 |
禁忌 副作用 |
視物昏花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可用,需煮熟食用,否則影響腸胃。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平肝熄風藥(平抑肝陽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5~30克,先煎。
本草備要:鹽水煮一伏時,或麵裹煨熟,研粉極細,水飛用。 |
功效作用 |
綠膿桿菌等、大腸桿菌、如:金黃葡萄球菌、對特定菌種具強效抑制作用、保護眼睛視力、清瀉肝臟火氣、水飛點目外障、除青盲內障、除肺肝風熱 |
基原 | 鮑科(Haliotidae)動物雜色鮑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皺紋盤鮑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羊鮑Haliotis ovina Gmelin、澳洲鮑Haliotis ruber Leach、耳鮑Haliotis asinina L.或白鮑Haliotis laevigata Donovan之貝殼。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Haliotidis Concha |
英文名 | Sea-ear Shell |
性味歸經 | 味鹹,性寒,歸肝經 |
性狀 | 1. 如蚌而扁,惟一片無對,七孔九孔者良。
2.雜色鮑:灰棕色長卵圓形,長7~9公分,寬5~6公分,高約2公分。6~9個開孔,又名九孔鮑、九孔石決明。氣無,味微鹹。
3. 皺紋盤鮑:灰棕色長橢圓形,長8~12公分,寬6~8公分,高2~3公分。3~5個開孔。
4. 羊鮑:灰綠色或褐色夾黃白色花紋,近圓形,長4~8公分,寬2.5~6公分,高0.8~2公分。4~5個開孔。
5. 澳洲鮑:磚紅色扁平卵圓形,長13~17公分,寬11~14公分,高3.5~6公分。7~9個開孔。
6. 耳鮑:多色(翠綠色、紫色及褐色)斑紋,耳狀,長5~8公分,寬2.5~3.5公分,高約1公分。5~7個開孔。
7. 白鮑:磚紅色卵圓形,長11~14公分,寬8.5~11公分,高1~6.5公分。9個開孔。 |
中藥成分 |
碳酸鈣 |
藥用部位 | 貝殼。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夏、秋季捕捉,去除肉,洗去黏附的雜質,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容器保存。 |
藥材產地 | 生於低潮線附近至潮間帶下的岩礁上或海底。分布於廣東、海南、台灣、福建沿海。 |
相關 藥物 | - 木棉花
保肝、抗發炎、止血、痢濕、解毒、清熱 - 蛤粉
抗血小板凝集、降血脂、抗發炎、抗腫瘤、斂瘡、制酸、利水、軟堅、化痰、清肺 - 南劉寄奴
平喘、止血止痛、護肝、斂瘡消腫、破血通經 - 大駁骨
傷寒桿菌等、變形桿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特定菌種具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抗結核桿菌、消腫解毒、祛風除濕、化瘀接骨、活血止痛 - 桑椹子
增強免疫、滋陰補血、生津止渴、清熱安神、聰耳明目、利水消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