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紫花地丁 |
藥材別名 | 地丁草、兔耳草、箭頭草、紫地丁、金剪刀、地丁 |
功能主治 | 肝熱目赤腫痛、腸癰、乳癰(胸部有腫塊)、毒蛇咬傷、丹毒、癰疽發背、疔瘡(外科常見疾病)腫毒 |
禁忌 副作用 | 肝熱目赤腫痛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15~30克,煎湯;或搗汁;或研末。外用:適量,搗爛外敷患部。 |
功效作用 | 肺炎雙球菌等、鏈球菌、卡他球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特定菌種具強效抑制作用、輕瀉、利尿、利膽、抑菌、抗病原微生物、涼消腫、清熱解毒 |
基原 | 堇菜科(Violaceae)植物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Cav.之乾燥全草。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Violae Herba |
英文名 | Philippine Violet Herb |
性味歸經 | 味苦,味辛,性寒,歸心經,歸肝經 |
性狀 | 主根淡黃棕色長圓錐形,直徑0.1~0.3公分,斷面白色粉性。葉灰綠色被毛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6公分,寬1~2公分,邊緣具鈍鋸齒。花淡紫色5瓣,蒴果橢圓形或3裂,種子多數。氣微,味微苦而稍黏。粉末黃褐色。 |
中藥成分 | 秦皮乙素(Esculetin) |
藥用部位 | 乾燥全草。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春、秋季採收,洗淨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 |
藥材產地 | 生於路邊、林緣、灌木叢、荒地、田埂陰濕處及水溝邊。主產於江蘇、浙江。 |
詳細分類 | 科:堇菜科 Violaceae 種:紫花地丁 V. philippica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水河劍
利尿通淋、涼血止血 - 石灰
消積聚結核、脫肛、收陰挺、崩帶、止瀉痢、解酒酸、減瘢疪、蝕惡肉、止金瘡血殺瘡蟲、生肌、散血定痛、堅物 - 木芙蓉葉
顯著抗菌、消腫止痛、涼血止血、清熱解毒 - 刺五加
降壓、抗菌、抗疲勞、延緩衰老、抗發炎、止咳、補腎安神、益氣健脾、化瘀、活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