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石韋 |
藥材別名 | 石皮、百蘭、石葦 |
功能主治 | 血淋(尿中帶血)、石淋、如:熱淋、急性淋病(一種性病)、膀胱炎、尿道炎、腎炎水腫、血尿、衄血、吐血、慢性氣管炎、點滴而出)、小便癃閉(小便不通 |
禁忌 副作用 |
血淋(尿中帶血)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利水滲濕藥(利尿通淋藥)、祛濕藥(利水滲濕) |
用法用量 | 內服:6~12克,去毛微炙用。 |
功效作用 |
調解免疫、抗凝血、抗病毒、抗菌、祛痰、鎮咳、補五勞、益精氣、收斂止血、利尿通淋、清熱消炎 |
基原 | 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植物廬山石韋Pyrrosia sheareri (Baker) Ching、石韋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或有柄石韋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 Ching之乾燥葉。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Pyrrosiae Folium |
英文名 | Pyrrosia Leaf |
性味歸經 | 味甘,味苦,性微寒,歸肺經,歸膀胱經 |
性狀 | 1. 生石陰,柔韌如皮,背有黃毛。
2. 廬山石韋:披針形革質,長10~25公分,寬3~5公分。上表面黃綠色或灰綠色,散在有黑色圓形小凹點;下表面密生紅棕色星狀毛。氣微,味微澀苦。
3. 石韋: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長8~12公分,寬1~3公分。
4. 有柄石韋: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8公分,寬1~2.5公分。
5. 粉末黃棕色,氣微,味微苦澀。 |
中藥成分 |
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異槲皮苷(Isoquercitrin)、山柰酚(Kaempferol) |
藥用部位 | 乾燥葉。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全年均可採收,去除根莖及鬚根後陰乾或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防受潮變色。 |
藥材產地 | 附生於岩石或樹幹上。主產於長江以南。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茵芋
祛風勝濕 - 綿馬貫眾
腺病毒和皰疹病毒、如:流感病毒、對特定病毒具抑制作用、防治流感、促進血液凝固、抗癌、清熱解毒、止血、驅蟲 - 楓脂香
抗血栓為外科重要藥材、止痛生肌、活血解毒 - 獨腳金
降低腦部血管阻力、降壓、清熱利尿、健脾消食、平肝消疳 - 漏蘆
抗氧化、降血糖、抗動脈粥狀硬化、殺蟲、生肌、排膿止血、下乳、通經、散熱解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