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漢氏山葡萄 |
藥材別名 | 蛇葡萄、大本山葡萄、山葡萄 |
功能主治 | 跌打損傷、痢疾(腹瀉)、腸炎、濕熱黃疸 |
禁忌 副作用 |
暫未提供,請遵醫囑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法用量 | 內服:15~30克,煎湯。外用:適量,煎水洗。 |
功效作用 |
解毒消腫、清熱利濕 |
基原 | 葡萄科(Vitaceae)植物漢氏山葡萄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 (Maxim.) Traut var. hancei (Planch.) Rehder之莖葉或根及根皮。 |
拉丁藥名 | 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e Caulis |
英文名 | Amur Ampelopsis Stem or Leaf |
性味歸經 | 味苦,性涼 |
性狀 | 莖粗壯,植株無毛或幼枝被短柔毛。單葉互生,葉片心狀卵形或心形,長與寬約3.5~8公分,邊緣具小尖頭的圓齒,不分裂或不明顯3淺裂,上面無毛,下面淺綠色,脈上稍被短柔毛;基出脈3條,側生的一對常分歧。 |
中藥成分 |
二苯乙烯類、黃酮類、固醇類、芳香化合物、三萜類 |
藥用部位 | 莖葉或根及根皮。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秋季採挖根部,洗淨泥土,切片,或剝取根皮,切片,晒乾;新鮮使用隨時可採。 |
藥材產地 | 生於低海拔的疏林中。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竹瀝
祛痰、鎮咳、利竅明目、補陰清火、潤燥行痰、消風降火 - 紅粉
大腸桿菌等、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對常見化膿性細菌具殺菌作用、生肌、去腐、除膿、拔毒 - 鳳眼果
強化腸道、解毒殺蟲、和胃消食 - 單葉蔓荊子
抑制黑色素形成、抗菌、降壓、抗發炎、鎮痛、鎮靜、清利頭目、疏散風熱 - 內金
增加胃酸分泌、健胃、遺溺、止瀉痢、消食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