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原蠶砂 |
藥材別名 | 原蠶屎、蠶屎、晚蠶矢、蠶矢、二蠶沙、晚蠶沙、蠶沙、蠶砂 |
功能主治 | 大量出血或持續出血不停)、崩漏(月經不正常、經閉(連續停經3個月以上)、爛弦風眼、冷血瘀血、腰腳冷痛、皮膚頑痺、支節不隨、風濕為病 |
禁忌 副作用 |
大量出血或持續出血不停)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祛風濕藥(祛風濕強筋骨藥)、祛濕藥(祛風濕) |
用法用量 | 內服:9~15克,包煎。炒黃浸酒,炒熱,麻油調敷。 |
功效作用 |
去風勝濕、和胃化濁、祛風除濕 |
基原 | 蠶蛾科(Bombycidae)動物家蠶Bombyx mori L.幼蟲之乾燥糞便。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Bombycis Faeces |
英文名 | Silkworm Dung |
性味歸經 | 味甘,味辛,性溫,歸肝經,歸脾經,歸胃經 |
性狀 | 短圓柱形顆粒,長3~5毫米,直徑2~3毫米。外表黑褐色,微臭且帶青草氣。粉末灰褐色或灰綠色。 |
中藥成分 |
蠶沙酮(Bombiprenone) |
藥用部位 | 幼蟲之乾燥糞便。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夏季收集二眠至三眠時排出的糞便,去除雜質後晒乾。
2. 儲藏:冷藏或置陰涼乾燥處。 |
藥材產地 | 飼養於中國。 |
相關 藥物 | - 柏子仁
潤腸、澤皮膚、除風濕、益血止汗、聰耳明目、益智寧神、助脾滋肝、潤腎燥、養心氣、透心腎而悅脾 - 胡頹子葉
止咳、平喘、斂肺 - 蛤粉
抗血小板凝集、降血脂、抗發炎、抗腫瘤、斂瘡、制酸、利水、軟堅、化痰、清肺 - 石花
軟堅散結、清肺化痰 - 兩頭尖
消癰腫、祛風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