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南瓜子 |
藥材別名 | 窩瓜子、金瓜米、白瓜子、南瓜仁 |
功能主治 | 產後手足浮腫、產後缺乳、痔瘡、百日咳、蟯蟲病等、鉤蟲、血吸蟲、蛔蟲、如:絛蟲、多種寄生蟲疾病 |
禁忌 副作用 |
產後手足浮腫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殺蟲止癢藥、利水滲濕藥(利水消腫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30~60克,煎湯;或研末;或入乳劑。外用:適量,加水煎煮後燻洗患部。 |
功效作用 |
抑制迴腸平滑肌收縮、興奮呼吸中樞、升壓、利水消腫、下乳(催乳)、殺蟲 |
基原 | 葫蘆科(Cucurbitaceae)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 ex Lam.) Duch. ex Poir.之乾燥種子。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Semen Cucurbitae Moschatae |
英文名 | Pumpkin Seeds |
性味歸經 | 味甘,性平,歸大腸經 |
性狀 | 淡黃白色~淡黃色扁圓形,長1.2~1.8公分,寬0.7~1公分,胚乳黃綠色薄膜狀。肥厚油性黃色子葉2枚。氣微香,味微甘。 |
中藥成分 |
南瓜子胺酸、磷脂酰已醇胺、三酰甘油、硬脂酸、棕櫚酸、油酸、亞油酸 |
藥用部位 | 乾燥種子。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夏、秋季食用南瓜時,收集成熟種子,去除瓤膜後洗淨晒乾。 |
藥材產地 | 喜溫暖的環境,耐旱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分布於中國。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蕘花
行水捷藥、散結洩熱 - 暴馬丁香
利水、止咳平喘、清肺祛痰 - 白薇
祛痰為陽明衝任之藥、抗發炎、退熱、利尿、涼血、下水氣、利陰氣、清血熱 - 闢汗草
抗瘧原蟲、解暑化濕、和中健胃 - 鮑魚
開胃助食、補心緩肝、益精明目、滋陰清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