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牛蒡 |
藥材別名 | 便牽牛、蒡翁菜、鼠粘、白肌人參、東洋參 |
功能主治 | 濕疹、腳癬、瘡癤腫毒、喉嚨腫痛、咳嗽、風熱感冒、煩悶多慮、口乾舌燥 |
禁忌 副作用 |
濕疹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法用量 | 內服:9~15克,煎湯;或搗汁;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熬膏塗;或煎水洗。 |
功效作用 |
去除體內實火、疏風利咽、清熱解毒 |
基原 | 菊科(Compositae)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之乾燥根。 |
英文名 | Greater burdock, Edible burdock, Lappa, Beggar's buttons, Thorny burr, Happy major |
性味歸經 | 味苦,性寒,歸肺經,歸心經 |
性狀 | 黑褐色肉質紡錘狀,斷面黃白色;味微苦而性黏。 |
中藥成分 |
蛋白質、胺基酸、牛蒡苷(Arctiin) |
藥用部位 | 乾燥根。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全年可採,洗淨後切片晒乾。 |
藥材產地 | 常栽培。野生者,多生於山野路旁、溝邊、荒地、山坡向陽草地、林邊和村鎮附近。分布於東北、西北、中南、西南、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廣西。 |
詳細分類 | 界:植物界 Plantae 目:菊目 Asterales 科:菊科 Asteraceae 屬:牛蒡屬 Arctium 種:牛蒡 A. lappa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磁石
消炎、抗驚厥、鎮驚安神、平肝潛陽、聰耳明目、除煩袪熱、補腎益精 - 六棱菊
抗發炎、活血解毒、祛風除濕 - 功勞木
瀉火解毒、清熱燥濕 - 蟹
塗漆瘡、續筋骨、通經、散血、除熱解結 - 肉蓯蓉
強壯、促進代謝、養精血、行氣通便、潤燥滑腸、股腰膝、強陰益精、滋補腎臟、益髓強筋、滋潤五臟、補命門相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