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北劉寄奴 |
藥材別名 | 陰行草、鈴茵陳、黃花茵陳、金鐘茵陳 |
功能主治 | 白帶過多、水腫腹脹、濕熱黃疸、血淋(尿中帶血)、血痢、癥瘕積聚、產後瘀痛、月經不調(月經失調)、經閉(連續停經3個月以上)、瘀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 |
禁忌 副作用 |
白帶過多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活血祛瘀藥(活血調經藥)、理血藥(活血祛瘀) |
用法用量 | 內服:6~12克,煎湯;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
功效作用 |
保肝利膽、降血清膽固醇、抗菌、清熱利濕、涼血止血、通經止痛、活血祛瘀 |
基原 | 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植物陰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之乾燥全草。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Siphonostegiae Herba |
英文名 | Chinese Siphonostegia Herb |
性味歸經 | 味苦,性寒 |
性狀 | 全長30~80公分。莖棕褐色或黑棕色直立圓柱形。葉對生,黑綠色。總狀花序,花萼黃棕色~黑棕色長筒狀。果實黑色長橢圓形。種子細小長形多顆。氣微,味淡。粉末黃棕色。 |
中藥成分 |
木犀草素(Luteolin) |
藥用部位 | 乾燥全草。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秋季採收,去除雜質後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 |
藥材產地 | 生於山坡及草地上。分布於中國。 |
相關 藥物 | - 鉛
烏鬚明目、殺蟲、墜痰、解毒、安神 - 棕櫚
縮短凝血時間、止痢止帶、收斂止血 - 石蟹
明目、消腫解毒、清熱利濕 - 蜘蛛香
抗腫瘤、抑制中樞、鎮驚安神、祛風除濕、消食止瀉、理氣止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