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有骨消 |
藥材別名 | 大臭草、排風草、接骨草 |
功能主治 | 丹毒、風疹(德國麻疹)瘙癢、產後惡露、跌打損傷、黃疸、水腫、腰部腿部疼痛、風濕麻痺疼痛 |
禁忌 副作用 |
丹毒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活血祛瘀藥(活血止痛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9~15克,新鮮藥材則60~120克,煎服。外用:適量,搗爛後敷於患部;或加水煎煮清洗患部;或研磨成粉末調敷於患部。 |
功效作用 |
鎮痛、拔膿生肌、利尿、解毒、消腫、解熱 |
基原 | 忍冬科(Caprifoliaceae)植物陸英Sambucus chinensis Lindl.之乾燥莖葉。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Herba Sambuci |
英文名 | Chinese Elder Herb |
性味歸經 | 味甘,味微苦,性平,歸肝經 |
性狀 | 高大草本或半灌木。 略扁根莖呈圓柱形,具微膨大的節,鬚根長於節上。粗壯莖呈類圓柱形,表面呈褐紫色灰褐色,具縱棱和白色髓部,質堅脆易斷。葉為對生奇數羽狀複葉,綠褐色葉片呈披針形,葉緣為銳鋸齒狀。花為大型的複繖房花序頂生。紅色漿果呈球狀,內含2~3顆卵狀核,具小疣狀突起。微弱氣味,帶有微苦味道。 |
中藥成分 |
綠原酸、醣類、鞣質、酚性成分、黃酮類 |
藥用部位 | 乾燥莖葉。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收,切段,新鮮使用或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乾燥容器保存。 |
藥材產地 | 生於林下、溝邊或山坡草叢,亦有栽種。分布於河北、陝西、甘肅、青海、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台灣。 |
詳細分類 | 學名:Sambucus chinensis
|
相關標籤 | - #Sambucus hookeri
- #Sambucus coreana
- #Sambucus palmensis
- #血滿草
- #Sambucus racemosa subsp. r...
|
相關 藥物 | - 桑寄生
抗病原微生物、利尿、降壓、幫助血液運行、滋養肝臟、追風濕、外科散瘡瘍、下乳安胎、止崩漏、益血、固齒長髮、助筋骨、堅腎 - 雷公藤
抗生育、抗腫瘤、抗發炎、解毒、消炎、殺蟲、消腫止痛、活血通絡、祛風除濕 - 雞眼草
健脾利濕、清熱解毒 - 甘松香
抗微生物、鎮靜、開脾鬱、理諸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