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沒藥 |
藥材別名 | 明沒藥、末藥 |
功能主治 | 扭傷、內傷出血、經閉(連續停經3個月以上)、心腹諸痛、關節腫痛、跌打損痛、破癥墮胎、產後血氣痛、翳暈目赤、惡瘡痔漏、金瘡杖瘡 |
禁忌 副作用 |
扭傷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活血祛瘀藥(活血止痛藥)、理血藥(活血祛瘀) |
用法用量 | 內服:3~5克,煎湯,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
功效作用 |
肝血不足、補心膽虛、生肌、通滯血、健胃散結氣、通經、消腫定痛、散血去瘀 |
基原 | 橄欖科(Burseraceae)植物沒藥樹Commiphora myrrha Engl.或哈地丁樹Commiphora molmol (Engl.) Engl. ex Tschirch及同屬植物樹幹皮部滲出之油膠樹脂。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Myrrha |
英文名 | Myrrh |
性味歸經 | 味辛,味苦,性平,歸心經,歸肝經,歸脾經 |
性狀 | 1. 出諸南番,赤色類於琥珀者良,治同乳香。
2. 天然沒藥:不規則顆粒性團塊,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近半透明部分棕黑色,被有黃色粉塵。有特異香氣,味苦而微辛。
3. 膠質沒藥:不規則塊狀和顆粒黏結成大小不等的團塊,表面棕黃色至棕褐色,不透明,有特異香氣,味苦而有黏性。 |
中藥成分 |
沒藥尼酸(Commiphorinic acid)、罕沒藥酸(Heerabomyrrholic acid) |
藥用部位 | 油膠樹脂。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11月至2月採收,樹脂可由樹皮裂縫自然滲出,或將樹皮割破,使油膠樹脂從傷口滲出。初呈淡黃白色粘稠液,遇空氣逐漸凝固成紅棕色硬塊。去淨雜質。
2. 儲藏:置陰涼通風乾燥處。 |
藥材產地 | 產於索馬里亞、伊索比亞及阿拉伯半島南部。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地稔根
收斂止血、活血通絡 - 赤石脂
澀腸、催生下胞、收口長肉、止血而固下、收濕、益氣生肌而調中 - 青葙子
抑菌、降壓、降眼壓、去風寒濕痺、堅筋骨、鎮肝、明耳目、益腦髓、去風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