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鬱金 |
藥材別名 | 溫鬱金、綠絲鬱金、黃絲鬱金、毛莪朮、桂鬱金、莪芩、乙金 |
功能主治 | 胃痙攣、膽道炎、經痛、黃疸、下蠱毒、痘毒入心、顛狂失心、血氣諸痛產後敗血攻心、婦人經脈逆行、血尿、吐血 |
禁忌 副作用 | 胃痙攣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活血祛瘀藥(活血止痛藥)、理血藥(活血祛瘀) |
用法用量 | 內服:3~11.5克,煎服。 |
功效作用 | 抗肝損傷、增強免疫、利膽、止痛、散瘀、理氣、解鬱、下氣破血、散肝鬱、涼心熱 |
基原 | 薑科(Zingiberaceae)植物溫鬱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廣西莪朮(桂鬱金)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薑黃(黃絲鬱金)Curcuma longa L.或蓬莪朮(綠絲鬱金)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之乾燥塊根。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Curcumae Radix |
英文名 | Curcuma Root |
性味歸經 | 味辛,味苦,性寒,歸肝經,歸心經,歸肺經 |
性狀 | 1. 出川廣,體銳圓如蟬肚,外黃內赤,色鮮微香,味苦帶甘者真(市人多以薑黃偽之)。
2. 溫鬱金:灰褐色或灰棕色稍扁長圓形或長卵圓形,長3~7公分,直徑1~2.5公分。斷面灰棕色或棕黑色,有臘樣光澤。氣微香,味微苦。
3. 桂鬱金(廣西鬱金):淡棕色或土黃色長圓錐形、長圓形、紡錘形或卵圓形,長2~7公分,直徑1~1.8公分。斷面顆粒狀或角質狀淡灰棕色。氣微,味微辛、苦。
4. 黃絲鬱金(黃鬱金):灰棕色或灰黃色紡錘形,長2.5~5.5公分,直徑0.9~1.8公分。斷面略透明,角質狀,外周棕黃色或棕紅色,中央橙黃色或金黃色。氣芳香,味辛辣。
5. 綠絲鬱金:灰色或灰黑色稍扁長圓形,長2~4.5公分,直徑1~1.5公分。斷面半角質狀。味辛。 |
中藥成分 | 莪朮二酮(Curdione)、丁香烯(Caryophyllene)、樟腦(Camphor)、芳樟醇(Linalool) |
藥用部位 | 乾燥塊根。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蒸或煮至透心後乾燥。
2. 儲藏:冷藏或置陰涼乾燥處,防蟲蛀。 |
藥材產地 | 分布於廣西、雲南、四川。 |
詳細分類 | 學名:Curcuma aromatica
|
相關標籤 | - #Curcuma angustifolia
- #Curcuma caesia
- #Mango Ginger
- #薑黃屬
- #莪朮
|
相關 藥物 | - 葫蘆
抑制胰蛋白酶、散結、通淋、消腫、利水 - 穿山甲
抗發炎、抗凝血、風瘧瘡科、和傷發痘、止痛排膿、消腫潰癰、通經下乳、通經絡達病所、行散 - 蓮子心
抗心律不整、降壓、止血固精、靖熱養神、斂液止汗、生律止渴、消暑除煩、堅腎、止霍亂、安神、清心去熱 - 尋骨風
行氣止痛、祛風通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