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茜草 |
藥材別名 | 茜根、紅茜根、紅內消、破血草、八仙草、風車草、地血、活血丹 |
功能主治 | 外傷出血、瘡癤、崩運撲損、風痺黃疸、跌打損傷、衄血、吐血、血熱經閉(連續停經3個月以上)、血痢、大量出血或持續出血不停)、崩漏(月經不正常 |
禁忌 副作用 | 外傷出血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止血藥(涼血止血藥)、理血藥(止血) |
用法用量 | 內服:6~12克,煎湯;或入丸、散。 |
功效作用 | 抗血小板凝集、消瘀通經、止血、行血、涼血 |
基原 | 茜草科(Rubiaceae)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之乾燥根及根莖。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Rubiae Radix et Rhizoma |
英文名 | India Madder Root and Rhizome |
性味歸經 | 味苦,性寒,歸肝經 |
性狀 | 根莖結節狀,長2~3公分。根細圓柱形波狀彎曲,長10~20公分,直徑1~4毫米;表面棕紅色或紫紅色,斷面淡紅色,氣微,味微苦,嚼之唾液變微紅。粉末暗棕色。 |
中藥成分 | 大葉茜草素(Rubimaillin) |
藥用部位 | 乾燥根及根莖。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春、秋季採挖,去除莖苗、泥土及細鬚根,晒乾。以秋季採者為佳。茜草炭:取茜草片置鍋內炒至外表呈焦黑色、內部老黃色,噴灑清水,放涼。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防黴。 |
藥材產地 | 生於原野、山地的林邊、灌叢中。分布於中國。 |
詳細分類 | 學名:Rubia cordifolia 科:茜草科 Rubiaceae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菝葜
大腸桿菌等、綠膿桿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特定菌種具抑制作用、抗錐蟲、解毒、利尿、抗腫瘤、抗發炎、抗菌、消腫毒、利小便、祛風濕 - 腫節風
祛風通絡、活血消斑、清熱涼血 - 黃楝芽
醒酒解毒、明目清熱、利便生津、解暑止渴 - 苦瓜
抗病毒、抗癌、降血糖、解毒、明目、祛暑滌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