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大戟 |
藥材別名 | 黃芽大戟、黃花大戟、乳漿草、下馬仙、紫大戟、京大戟 |
功能主治 | 瘰癧(頸部淋巴結結核)、慢性腎炎水腫、墮胎、通經、風毒腳腫、積聚癥瘕頸腋癰腫、腹滿急痛、十二水 |
禁忌 副作用 |
瘰癧(頸部淋巴結結核)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瀉下藥(峻下逐水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2~5克。
本草備要:漿水煮去骨用。 |
功效作用 |
利二便、瀉水飲、行血發汗、瀉臟腑水濕 |
基原 | 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之乾燥根。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Euphorbiae Pekinensis Radix |
英文名 | Peking Euphorbia Root |
性味歸經 | 味苦,性寒,有毒,歸肺經,歸脾經,歸腎經 |
性狀 | 圓柱形或圓錐形,長15~20公分,直徑可達4公分,表面灰棕色~深棕色,斷面類白色~灰棕色。氣無,味苦澀。以根條均勻、肥嫩、質軟無鬚者為佳。 |
中藥成分 |
大戟酮 |
藥用部位 | 乾燥根。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春季未發芽前,或秋季莖葉枯萎時採挖,去除殘莖及鬚根,洗淨後晒乾。
2. 儲藏:置乾燥處,防蟲蛀。 |
藥材產地 | 生於路旁、山坡、荒地及較陰濕的樹林下。分布於東北、華東及河北。 |
詳細分類 | 學名:Euphorbiaceae 目:金虎尾目 Malpighiales 科:大戟科 Euphorbiaceae; Juss., 1789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狗腎
壯陽、補益精髓、溫腎壯陽 - 白頭翁
抗滴蟲、鎮痛、鎮靜、清熱、解毒、止痢、涼血、堅腎 - 老鸛草
殺傷癌細胞、抗誘變、抗氧化、止咳、抗肝損傷、抗發炎、抗病毒、抗菌、止瀉痢、通經絡、祛風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