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 | 知母 |
藥材別名 | 淮知母、地參、昌支、蒜辮子草、羊鬍子根 |
功能主治 | 外感熱病、久瘧下痢、燥渴虛煩、蓐勞、傷寒煩熱、大便燥結、咽喉炎、口腔炎、腎火亢盛、盜汗、肝腎陰腋不足)、肝腎陰腋不足)(多出汗、骨蒸勞熱(多出汗 |
禁忌 副作用 | 外感熱病 |
懷孕授乳 注意事項 | 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
相關圖片 |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
用途分類 | 清熱藥(清熱瀉火藥) |
用法用量 | 內服:6~12克,水煎服。
本草備要:得酒良,上行酒浸,下行鹽水拌,忌鐵。 |
功效作用 | 消炎、利膽、陣痛、鎮靜、消浮腫抗菌、利二便、止渴安胎、消痰定嗽、滋陰、瀉火 |
基原 | 百合科(Liliaceae)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之乾燥根莖。 |
相關藥物 | |
拉丁藥名 | Anemarrhenae Rhizoma |
英文名 | Anemarrhena Rhizome |
性味歸經 | 味苦,味甘,性寒,歸肺經,歸胃經,歸腎經 |
性狀 | 扁圓柱形,微彎,偶有分枝,長3~17公分,直徑0.8~2公分,頭部有淺黃色葉痕及根痕,俗稱「金色頭」,具緊密排列之環狀節,節上密生金黃色扁平絨毛,斷面黃白色,無臭,味甘而苦,帶黏性。粉末米黃色。 |
中藥成分 | 知母皂苷BⅡ(Timosaponin BⅡ)、芒果苷(Mangiferin) |
藥用部位 | 乾燥根莖。 |
儲藏法 | 1. 採收加工:春、秋季採挖,去除鬚根及泥沙後晒乾(毛知母),或新鮮時去除外皮後晒乾(鮮時剝去或刮去外皮晒乾(知母肉、光知母)。
2. 儲藏:冷藏或置陰涼乾燥處,防蟲蛀。 |
藥材產地 | 生於向陽山坡、乾燥丘陵或草原地帶。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陝西、甘肅。 |
詳細分類 | 學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
相關標籤 | |
相關 藥物 | - 紅粉
大腸桿菌等、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對常見化膿性細菌具殺菌作用、生肌、去腐、除膿、拔毒 - 獨活
興奮呼吸、抗菌、抗腫瘤、抗心律不整、降壓、抗炎、鎮痛、催眠、通經絡、祛風濕 - 蜂蜜
養脾氣、除心煩、通大便秘、煎鍊成膠、明目悅顏、止嗽治痢、和百藥、除眾病、通三焦、調營衛、瘡瘍諸痛、止心腹肌肉、潤燥、能補中解毒、能清熱;熟性溫、生性涼 - 枳椇子
抑制中樞、降壓、祛痰、行氣寬中、解酒毒、潤五臟、除煩、止渴
|